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第125集丨钢琴的工作原理
钢琴是一种通过精密机械结构将按键动作转化为乐音的击弦乐器,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按键触发—机械传导—振动发声”三个核心环节。 当演奏者按下琴键时,琴键后端翘起,通过杠杆结构推动击弦机系统中的“联动器”和“顶杆”,顶杆进而抬起“弦槌”(包裹羊毛的木质锤子)。此时弦槌被“制音器”(紧贴琴弦的软毡块)暂时固定,待顶杆推动到一定角度,弦槌脱离控制并借惯性敲击对应琴弦。 琴弦的振动频率决定音高:高音区琴弦细、短、张力大,振动频率高;低音区琴弦粗、长、张力小,频率低。但琴弦振动幅度微弱,需通过下方“音板”(大块木质薄板)的共振效应放大音量——音板将振动传递给空气,形成可听闻的乐音。 同时,琴键联动的“制音器杠杆”会抬起对应制音器,让琴弦自由振动发声;松开琴键后,制音器复位压住琴弦,声音停止。右侧“延音踏板”可抬起所有制音器,延长所有琴弦振动;左侧“柔音踏板”则通过移位键盘,使弦槌横向偏移,仅敲击部分琴弦以减弱音量。 这一过程融合杠杆力学、声学共振与材料特性,让钢琴成为兼具表现力与机械精密性的乐器典范。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