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号水星探测器的贡献有多大我们一起回顾它十年水星探访之旅
信使号(MESSENGER)是人类首个环绕水星运行的探测器,2004年8月发射,历经近7年星际飞行后,于2011年3月进入水星轨道,2015年4月任务结束,十年探访为揭开水星神秘面纱立下里程碑。其核心贡献在于三大突破:一是发现水星磁场虽弱但稳定存在,证实其拥有占体积42%的巨大铁核,颠覆对类地行星内部结构的认知;二是探测到水星表面富含硫、钾等挥发性元素,打破“高温环境无法留存挥发物”的传统观点,并通过200多万张图像揭示广阔岩浆平原与年轻火山活动遗迹,改写水星地质演化史;三是雷达数据首次确认水星两极永久阴影区存在水冰及有机化合物,为太阳系水起源研究提供关键线索。任务期间,探测器通过地球、金星、水星多次引力辅助减速,克服太阳强引力难题,最终受控撞向水星表面,完成“壮烈谢幕”。信使号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水星探测空白,更为理解太阳系早期演化与行星形成机制奠定了科学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