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传染源和传染途径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是防控的关键。
**传染源**:主要为排菌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涂片或痰培养阳性者。这类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时,会排出大量含结核菌的飞沫,是疾病传播的核心来源。需要注意的是,潜伏性结核感染者(体内有结核菌但无明显症状)和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
**传染途径**: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当传染源咳嗽、大声说话或打喷嚏时,结核菌随飞沫(直径5微米以下的飞沫核)排出,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小时。健康人吸入带菌飞沫后,结核菌可进入呼吸道并定植,若机体免疫力低下则可能发病。此外,经消化道(如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皮肤伤口等途径传播极为少见,日常接触(如握手、共餐)一般不会传染。
影响传染性的因素包括患者排菌量、接触时间长短、空间通风情况及个体免疫力等。控制传染源(如规范治疗患者)、减少飞沫传播(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是预防的核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