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第114集丨水下的桥墩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
水下桥墩看似“隐形”,实则通过精妙工程技术在水下“扎根生长”。核心是创造无水施工环境,常用方法有围堰法和沉井法。 围堰法适合浅水区:先在桥墩位置用土石、钢板桩或钢套箱筑成环形“围墙”,隔离河水;再抽水排出围堰内积水,清淤平整河床;随后打设桩基、浇筑混凝土承台,最后向上建造墩身。钢板桩围堰灵活耐用,能适应软土地层,是桥梁施工的“常客”。 沉井法则适用于深水或复杂地质:先在岸上预制钢筋混凝土沉井(形似空心井筒),通过浮运或吊装就位;再向井内挖土,利用自重或压载使其下沉至设计深度;最后浇筑混凝土封底,抽干井水后即可在井内施工承台和墩身。沉井自重大、稳定性强,能抵御水流冲击。 现代工程还会结合地质雷达勘探、水下机器人清淤等技术,确保桥墩基础稳固。这些“水下造桥术”让桥墩深扎河床,支撑起跨越天堑的通途。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