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外伤护理措施
腹部外伤护理需迅速评估与系统干预,以预防并发症并促进恢复。急救期立即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血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输注平衡液或血制品纠正休克。严密观察病情:关注腹痛性质(持续性/阵发性)、范围及伴随症状(恶心、呕吐、腹胀),动态监测肠鸣音、腹部体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及血常规变化,警惕肝脾破裂、肠穿孔等内脏损伤,出现血压下降、血红蛋白降低时立即报告医生。体位取平卧位或中凹卧位(头胸抬高15°-20°,下肢抬高20°-30°),避免随意搬动。早期严格禁食禁饮,行胃肠减压,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血性提示出血,粪样提示肠破裂)、量及性质;待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伤口清洁换药,观察渗血渗液,污染伤口需彻底清创,遵医嘱用抗生素防感染。鼓励患者床上翻身、早期下床活动防肠粘连,监测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及时发现感染。主动沟通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增强治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