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一口气看懂刘瑾明朝权利最大的宦官被凌迟3357刀
刘瑾是明武宗时期权宦,本姓谈,因依附宦官刘顺入宫改姓刘。他凭借谄媚获武宗宠信,官至司礼监掌印太监,操纵朝政,时人称之为“立皇帝”。刘瑾专权期间,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设内行厂残害异己,加剧了明朝政治腐败。正德五年(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揭发刘瑾罪状。太监张永趁机奏报刘瑾十七条大罪,武宗下令将其逮捕。最终,刘瑾被判凌迟之刑,共3357刀,其伏法标志着明朝中期宦官专权的一次短暂终结,但也暴露了明中后期皇权旁落、政治黑暗的弊端。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