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一口气看完孙传庭一次都输不起的大明悲歌
明末崇祯十六年,潼关城外,孙传庭率残部浴血奋战,最终力竭战死。这位被崇祯帝视为「大明最后长城」的将领,用生命写下了王朝末年最悲怆的挽歌——他的征途,从一开始就「一次都输不起」。出身进士的孙传庭,本是文臣,却在乱世中以武立身。崇祯九年,他临危受命巡抚陕西,于黑水峪设伏擒杀闯王高迎祥,一度让农民起义陷入低潮。然而明末党争激烈,他因得罪杨嗣昌遭构陷下狱三年。这三年间,李自成死灰复燃,明军精锐损耗殆尽。崇祯十五年,明朝已无将可用,孙传庭被仓促起用,督师三边。此时的他,面对的是缺兵、少粮、军心涣散的烂摊子:新兵多为强征的农夫,粮饷需自筹,而崇祯帝却连下十二道金牌催战。他深知「兵未练熟,不可轻出」,却终究拗不过君命。柿园之役,他先胜后败,精锐折损过半;郏县之战,天降大雨,粮草断绝,明军不战自溃。孙传庭率亲军断后,战死于乱军之中,尸骨无存。他死后,潼关失守,西安陷落,李自成大军直逼北京。三个月后,崇祯自缢煤山,大明亡了。孙传庭的一生,是明末忠臣的缩影: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困于腐朽的体制与猜忌的君心;他拼命想为王朝续命,却终究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句「传庭死,而明亡矣」,道尽了一个英雄的无奈,一段历史的悲歌。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