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探索宇宙天文学家发现40光年外一颗类似地球这样的系外行星
上周,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宣布在距离地球约40光年的宇宙深处,发现了一颗与地球极为相似的系外行星。这一发现借助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完成,相关成果已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期刊。
该行星围绕一颗名为TOI-1452的红矮星运行,处于恒星宜居带内——这一区域温度适宜,理论上允许液态水在行星表面存在,而液态水被认为是生命诞生的关键条件。观测显示,这颗行星半径约为地球的1.0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1.1倍,密度与地球接近,暗示其可能拥有岩石质地的固体表面,而非气态行星。
TOI-1452恒星比太阳小且温度低,行星公转周期约为11天,与恒星距离适中,接收到的辐射量与地球从太阳获得的相近。天文学家通过凌日法(行星遮挡恒星导致亮度变化)和径向速度法(恒星受行星引力扰动的微小摆动)双重验证了其存在。
此次发现意义重大:40光年的距离在宇宙尺度上相对较近,未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等设备有望进一步探测其大气层成分,为寻找地外生命提供关键线索。这颗“超级地球”的发现,让人类在宇宙中寻找“另一个家园”的希望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