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唐朝最后的名相毁誉参半下场凄惨
唐朝最后的名相,通常指唐昭宗时期的崔胤。他出身清河崔氏,以进士入仕,在唐室风雨飘摇之际三度拜相,史称“崔四人”。彼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唐昭宗沦为傀儡,崔胤以“重振皇纲”为己任,却终成时代悲剧的缩影。 崔胤的“誉”,在于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他深知宦官是皇权心腹大患,联合宣武节度使朱温,于天复三年(903年)尽诛宦官数百人,结束了中晚唐宦官专权的乱局。他整顿吏治、抑制藩镇,一度让唐昭宗看到复兴希望。 其“毁”,则源于策略的致命缺陷。为借外力除宦官,他引狼入室,放任朱温势力渗透关中。朱温名为勤王,实则觊觎神器,崔胤反成其控制朝廷的工具。当他察觉朱温野心,试图暗中募兵自保时,已为时已晚。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以“专权乱国”为由,将崔胤贬为太子宾客,旋即遣使将其缢杀于长安开化坊私第,家族亦受牵连。这位试图挽救唐朝的宰相,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凄惨下场。他的一生,是忠臣的挣扎,也是权臣博弈的牺牲品,恰如落日余晖下的唐王朝,纵有回光,终难逆转覆灭的命运。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