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第110集丨跳弹的工作原理
跳弹是指弹药(如子弹、炮弹)在飞行中撞击物体表面后,因特定条件改变飞行方向并继续运动的现象。其工作原理主要与入射角、目标表面特性及弹药自身属性相关。 **核心机制**:当弹药以小角度(接近水平)撞击坚硬光滑表面(如钢板、水面、冻土)时,若入射角小于材料临界角,弹体不易嵌入或破碎,反而会因表面反作用力改变轨迹。临界角由材料硬度决定,钢铁约5°-15°,泥土则更大。此外,钝头弹药比尖头弹更易跳弹,因其接触面积大、动能分散快。 **形成条件**:需满足三个要素:一是入射角小(通常<30°);二是目标表面坚硬且光滑(摩擦系数低);三是弹药动能适中——速度过高易穿透,过低则可能直接坠落。例如,手枪弹在水泥地以10°入射角撞击时,常发生1-2次跳弹,反弹后弹道更难预测。 **应用与风险**:军事上可利用跳弹扩大杀伤范围,如舰炮对水面射击时,炮弹经水面反弹后能攻击敌舰水线以下部位;但也可能误伤友军,因此实战中需精确计算角度。日常需注意:在硬质地面射击时,跳弹可能导致二次伤害,需选择合适靶场与角度。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