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懂夏言明朝唯一被斩首的首辅大臣
夏言(1482-1548),字公谨,江西贵溪人,明朝嘉靖朝内阁首辅,亦是有明一代唯一被公开斩首的首辅大臣。他出身寒微,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及第,凭借才学与刚直性格崭露头角。嘉靖初年,因力挺“大礼议”契合帝意,累迁礼部尚书,后入阁拜相,成为嘉靖朝权势最盛的文官。任首辅期间,他整顿吏治、抑制宦官专权,清理被权贵侵占的民田,还积极加强边防,支持曾铣收复河套,是嘉靖朝难得的实干派政治家。然其性格刚愎,不擅权术,与严嵩等佞臣矛盾尖锐。严嵩以柔媚逢迎帝意,渐获嘉靖信任,借机构陷夏言。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严嵩诬告夏言“交结边将、罔上贪功”,多疑的嘉靖帝震怒,将夏言下狱。同年十月,夏言被斩于西市,年六十七。其悲剧不仅是个人性格的悲剧,更折射出嘉靖朝皇权膨胀下,文臣在党争与帝权夹缝中的脆弱命运。隆庆初年,夏言获平反,追谥“文愍”,但他“首辅被斩”的结局,终成明代政治史上一道刺目的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