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什么是稀释式自体输血
稀释式自体输血是指在手术前采集患者自身一定量血液,同时快速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以维持血容量稳定,术中或术后再将采集的血液回输给患者的技术。其核心是利用血液稀释原理,减少术中红细胞丢失,保障重要器官灌注。 操作流程通常为:术前1-3天或麻醉后,经静脉采集患者血液(采血量约为血容量的10%-15%,即400-800ml),同时输注2-3倍采血量的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以维持循环;术中根据出血量,按采集先后顺序回输自体血,通常先输最后采集的血液(含红细胞和凝血因子较多)。 适用于预计术中出血量较大(超过800ml)的择期手术,如骨科(全髋/膝关节置换)、心血管、神经外科手术等。但严重贫血(Hb<100g/L)、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感染性疾病患者禁用。 相比异体输血,其优势在于避免输血相关感染(如乙肝、HIV)及免疫反应,无需等待血源(尤其适用于稀有血型),还能减少异体血消耗、降低医疗成本。 临床应用需严格评估患者状况,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生命体征,确保血液采集、储存(室温保存不超过6小时)和回输过程无菌操作,保障安全性。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