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导致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中断的危急状况,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最主要的原因是心脏疾病,其中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占比最高,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引发心电活动紊乱;恶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心室停搏)也可直接中断心脏泵血。 其次是严重创伤与大出血,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导致的失血性休克,血容量急剧减少使心脏无法维持有效循环。呼吸系统问题同样关键,窒息、严重哮喘发作、呼吸衰竭等会造成缺氧,心肌因缺氧无法正常收缩。 此外,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会破坏心肌电生理稳定性;药物中毒(如过量镇静催眠药、抗心律失常药或毒品)可抑制心脏功能;电击、溺水、脓毒症等也可能通过影响循环或氧气供应诱发骤停。 及时识别病因并启动急救(如心肺复苏、除颤)是挽救生命的核心。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