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海底隧道是这样建起来的
海底隧道建设是工程界的难题,需克服水压、地质等多重挑战,主要有盾构法和沉管法两种主流技术。
盾构法像“地下穿山甲”:先在岸边开挖竖井,将盾构机送入海底地层。其头部旋转刀盘切削岩土,机身内同步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同时注浆加固管片与围岩间隙,防止渗水。上海长江隧道便采用此法,盾构机直径超15米,能抵御高水压环境。
沉管法适合30米内浅海域:在干坞预制数节巨型混凝土管段(每节长100米、重数万吨),两端用止水带密封。管段浮运至预定海域后,注水下沉至海床基槽,通过精密对接技术(误差控制在厘米级)连接成整体,最后回填覆盖层。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沉管法典范,33节沉管在深海完成“海底拼图”。
两种方法均需精准地质勘探、抗腐蚀材料及智能监控技术支撑。海底隧道让天堑变通途,见证着人类工程智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