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懂刘炟他使汉朝重新获得了西域地区的控制权刘炟竖版
汉章帝刘炟(57年-88年),东汉第三位皇帝,汉明帝之子,在位期间延续“明章之治”,为东汉巩固西域统治奠定关键基础。西域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纳入中原版图,但东汉初年因国力恢复期,与西域联系一度中断。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开启重新经营之路,至刘炟继位,西域局势仍存挑战,焉耆、龟兹等国时有叛乱,匈奴势力亦伺机渗透。
刘炟虽以“宽厚”著称,却深谙西域战略价值,坚定支持班超经营西域。班超在疏勒等地孤立无援时,曾上书请求增援,刘炟力排“弃西域”之议,派徐干率千人驰援,后又增派援军,使班超得以联合于阗等国,平定莎车叛乱,威慑月氏,逐步瓦解匈奴在西域的影响力。他延续明帝“以夷制夷”策略,通过册封西域诸国国王、设立戊己校尉等措施,强化汉朝对西域的管辖,使中断数十年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
尽管西域都护府正式恢复于汉和帝时期,但刘炟对班超的信任与支持,实为东汉重掌西域控制权的核心推力,其治下西域局势的稳定,不仅巩固了边疆安全,更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明章之治”在边疆治理上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