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输液时空气进入血管会怎样危不危险
输液时空气进入血管是否危险,取决于进入空气的量和速度。日常输液中,少量空气进入血管较常见,通常无需过度担心。 输液管设计有墨菲氏滴管(小壶),可观察液面并阻隔空气,护士操作时也会提前排气。若仅有几毫升空气进入静脉,会被血液分散成微小气泡,随血流经右心进入肺动脉,再被肺组织吸收,不会引发不适。 但大量空气(超过100毫升)快速进入血管时,可能形成“空气栓塞”。空气在血管内聚集,会阻塞肺动脉入口,导致血流中断,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不过这种情况在规范操作下极为罕见,因输液器流速慢(常规每分钟20-60滴),且血管内压力可阻止空气大量进入。 若输液时发现管内有气泡,应立即关闭调节器,通知护士处理,切勿自行挤压或拔针。只要规范操作、注意观察,输液时空气进入导致的风险极低。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