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被贬后写下了唐诗三百首开卷之作
《唐诗三百首》的开卷之作《感遇·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为盛唐名相张九龄被贬后所作。张九龄因刚直敢谏,遭李林甫排挤,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被贬为荆州长史。身处逆境的他,以《感遇》组诗十二首寄寓情怀,其一被蘅塘退士选为唐诗启蒙读本的开篇,绝非偶然。 此诗以“兰叶”“桂华”起兴,春兰繁茂、秋桂皎洁,既是自然之景,更是诗人品格的自喻。“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写草木顺应时令、自在生长,暗含诗人虽遭贬谪仍坚守本心的豁达;“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则直抒胸臆——兰桂散发芬芳是天性使然,非为博取他人赏识,恰如自己守正不阿、不求虚名的操守。 全诗语言素淡却意境高远,将哲理与咏物融为一体,开创了盛唐山水田园诗中寄情于景的先河。作为《唐诗三百首》的开篇,它不仅展现了张九龄“岭南第一人”的文学造诣,更以“草木有本心”的孤高风骨,奠定了整部诗集崇尚品格、追求真善的精神基调,成为后世文人逆境中坚守气节的心灵写照。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