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缺氧怎么办
高原缺氧是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后,因气压降低、氧气分压下降导致的急性高原反应,常见于高原旅行、登山或工作人群。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胸闷、气短、乏力、失眠等,严重时可能出现高原肺水肿(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脑水肿(剧烈头痛、呕吐、意识模糊),需紧急处理。
应对措施需分情况处理:首先是缓慢适应,建议阶梯式登高,每日上升海拔不超过600米,途中预留适应时间,避免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出现轻微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可适当补充糖分和水分(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避免过量)。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可短期吸氧(流量1-2升/分钟)缓解,但不宜长期依赖,以免影响身体适应。药物方面,出发前3-5天可服用红景天等预防,症状明显时可使用布洛芬缓解头痛、地塞米松减轻炎症反应(需遵医嘱)。
需特别注意: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停止行程,快速下撤至低海拔地区,并及时就医,切勿拖延。提前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心肺功能不佳者建议避免进入高海拔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