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心源性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引发、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发生的突然死亡,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其核心原因是心脏电活动或机械功能突然严重障碍,导致有效血液循环中断。 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进而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使心脏泵血功能骤降。约80%的心源性猝死与冠心病相关。 其次是结构性心脏病,包括肥厚型心肌病(青年猝死首要原因之一,心肌肥厚致心室流出道梗阻或电活动紊乱)、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收缩力减弱引发心衰或心律失常)、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如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运动时易缺血)等。 心律失常也是重要因素,如长QT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等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可导致心脏电活动不稳定,突发室颤。此外,严重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药物副作用(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也可能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诱发因素常包括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大量饮酒吸烟等,这些因素会加重心脏负担,触发潜在病变。心源性猝死病因复杂,早期识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控制基础病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的关键。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