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电除颤常见并发症
电除颤是抢救室颤、室扑等恶性心律失常的关键措施,但操作中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需临床密切关注。常见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类: 1. **皮肤灼伤**:最常见,多因电极板与皮肤接触不良、导电糊涂抹不均或能量过高所致,表现为局部红斑、水疱甚至焦痂,通常较表浅。 2. **心肌损伤**:电流直接刺激心肌细胞可导致损伤,心电图可见ST-T段改变,心肌酶(如CK-MB、肌钙蛋白)轻度升高,严重时可能加重心功能不全。 3. **心律失常**:除颤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多可自行恢复;少数患者因心肌应激性增加,可能诱发室速、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 4. **血栓栓塞**:心房颤动患者除颤前若未充分抗凝,心房内血栓可能脱落,引发脑栓塞、肺栓塞等,表现为突发肢体活动障碍、呼吸困难等。 5. **低血压**:与心肌损伤、迷走神经反射或电解质紊乱相关,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严重时需升压治疗。 6. **骨骼肌损伤**:电流刺激骨骼肌强烈收缩,导致肌肉疼痛、肌酸激酶升高,一般数日内缓解。 临床操作中需规范电极板放置、涂抹导电糊,除颤前评估血栓风险,术后监测心电、血压及心肌酶,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