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200多年前的缝纫机居然是这样工作的
200多年前的缝纫机,雏形诞生于1790年,由英国发明家托马斯·圣(Thomas Saint)设计并获得专利。这台早期机器与现代缝纫机差异巨大,却奠定了机械缝纫的基础。 其主体为木质框架,靠手动曲柄驱动。核心结构包括一根垂直运动的刺孔针(针尖无孔,仅用于穿刺)、一个水平放置的线轴和简易送料装置。工作时,操作者转动曲柄,针杆带动刺孔针向下刺入皮革或帆布,在材料上扎出小孔;同时,线轴通过齿轮联动,将线从下方穿过针孔,形成简单的单线连锁线迹。 不过,这台机器局限性明显:线迹松散易脱,仅适用于厚料;且需双手配合操作,效率远不及后来的改进版。因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及技术缺陷,托马斯·圣的设计并未量产,直到19世纪伊莱亚斯·豪、胜家等人才在其基础上研发出实用机型。尽管如此,这台200年前的“原始缝纫机”,已是人类告别手工缝纫的重要起点。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