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这些地方需注意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日常需注意科学防护。 **传播途径**:1. 血液传播:共用未经消毒的针具(如吸毒)、输入未经筛查的血液或血制品,以及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均可能导致感染。2. 母婴传播:乙肝阳性母亲在孕期、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新生儿,若不及时阻断,传播风险较高。3. 性传播:无保护性行为(尤其是多个性伴侣者)易造成病毒传播,因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可携带病毒。 **注意事项**:- 避免共用针具、剃须刀、牙刷等,医疗操作(如纹身、拔牙)选择正规机构,确保器械严格消毒。- 乙肝阳性母亲需在孕期咨询医生,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12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显著降低母婴传播率。- 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有高危行为者建议定期检测乙肝标志物。- 日常接触如握手、共餐、拥抱、共用办公用品等不会传播乙肝,无需过度恐慌。 预防乙肝最有效方式是接种乙肝疫苗,建议未接种或抗体不足者及时补种,高危人群(如医护人员、经常输血者)需定期监测抗体水平。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