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如何确诊
心肌炎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评估及有创检查综合判断。
**临床表现**:患者常有前驱感染史(如感冒、腹泻),随后出现胸闷、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伴晕厥或心力衰竭。
**实验室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T、CK-MB)升高是重要依据;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或淋巴细胞异常;炎症指标(CRP、血沉)常升高;病毒学检测(如柯萨奇病毒、EB病毒抗体)可辅助明确病因。
**影像学检查**:心电图多表现为ST-T段改变、心律失常(如早搏、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肌水肿、室壁运动减弱或心功能下降;心脏磁共振(CMR)是无创诊断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心肌水肿、充血及延迟强化等炎症特征。
**有创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EMB)是病理诊断的“金标准”,适用于疑难病例或重症患者,但因有创性,临床多作为二线选择。
综合上述信息,医生可排除冠心病、心肌病等疾病后确诊心肌炎,早期识别并干预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