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费祎此人不死蜀汉不灭
费祎是蜀汉中期的核心辅政大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蜀汉四相”,是诸葛亮临终前指定的治国继承人之一。他在蒋琬之后主持蜀汉政务,以稳健务实的治国方略,成为蜀汉后期的“定海神针”。
费祎执政期间(246-253年),坚持诸葛亮“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遗策,对内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缓和阶级矛盾;对外稳固吴蜀同盟,避免与曹魏正面冲突。他深知蜀汉国力薄弱,极力压制姜维频繁北伐的主张,将有限资源用于内政建设,使蜀汉在诸葛亮、蒋琬之后维持了近十年的稳定局面,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力渐趋恢复。
然而,延熙十六年(253年),费祎在汉寿举行岁首大会时,被曹魏降将郭修刺杀身亡。这一事件成为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费祎死后,姜维彻底掌控军权,从此开启连年北伐。十余年间,姜维先后发动十一次北伐,虽偶有小胜,却极大消耗了蜀汉的人力、物力,导致民穷兵疲、内部矛盾激化。最终,在曹魏大军压境时,蜀汉已无力抵抗,于263年灭亡。
费祎的稳健政策本是蜀汉存续的关键,他若不死,或能继续制约姜维,积蓄国力以图长远。可惜其遇刺身亡,直接改变了蜀汉的命运轨迹,故有“费祎不死,蜀汉不灭”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