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不同血制品的输血顺序
不同血制品的输血顺序是保障输血安全与疗效的重要环节,需结合血制品特性、患者病情及临床需求科学安排。以下为常见输血顺序及原则: **常规顺序:血小板、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FFP)→红细胞悬液** 1. **血小板与冷沉淀优先**:二者均为“时效性血制品”。血小板需在22±2℃振荡保存,保质期仅5天,且室温放置过久易失活,故需优先输注,尤其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出血患者。冷沉淀富含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等,融化后应立即输注(30分钟内),多用于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等急症。 2. **新鲜冰冻血浆(FFP)次之**:FFP需-20℃以下保存,融化后24小时内输注,主要补充凝血因子,用于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如肝硬化、DIC)。其输注应在血小板/冷沉淀之后,避免因容量负荷影响后续血制品输注效率。 3. **红细胞悬液最后**:红细胞在4±2℃保存,保质期较长(21-35天),且输注速度相对缓慢(成人一般4-6小时),适合放在最后,避免占用急需血制品的输注时间,主要用于纠正贫血、缺氧等。 **特殊情况调整**:大出血时(如创伤、手术)常需“大量输血方案”,通常按“晶体液扩容→FFP、血小板、红细胞按1:1:1比例输注”,同时补充冷沉淀,以快速纠正凝血障碍、维持血容量。 **注意事项**:输血前需严格核对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输注中监测生命体征,警惕过敏、溶血等反应;不同血制品间需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血液成分相互作用。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