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的思想悖论之忒修斯之船
“忒修斯之船”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悖论,由哲学家普鲁塔克提出。传说中,忒修斯王子的船在长期航行中,木板、桅杆等部件因磨损被逐块替换,直到所有原始部件都被新零件取代。问题随之而来:这艘完全更换了部件的船,还是原来那艘忒修斯之船吗?
若答案为“是”,它已无一处原始部件;若为“否”,又该从哪块木板的更换开始,它不再是原来的船?更令人深思的是,若用换下的旧部件重新组装一艘船,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
这一悖论直指“身份同一性”的核心:事物的本质是依赖于组成它的“质料”,还是其“形式”“功能”或“连续性”?亚里士多德曾以“四因说”回应,认为船的“形式因”(结构与用途)比“质料因”(木板)更重要,故替换部件后仍是原船。但这无法解决“旧部件重组船”的困境。
从现实看,人体细胞每7年几乎全部更新,我们却仍认为自己是同一个人。忒修斯之船的“细思极恐”,正在于它用一艘船的隐喻,撕开了我们对“自我”“持续存在”的理所当然——当组成我们的一切都在变化,“我”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