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一口气看完马谡虽深受武侯喜爱为何必死无疑仅因失守街亭
马谡是三国时期蜀汉谋士,因才学得到诸葛亮器重,常被其引为心腹,《三国志》载二人“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然建兴六年(228年)街亭之战后,马谡虽得武侯痛惜,仍难逃一死,其悲剧非仅因失守街亭,实乃多重因素叠加的必然。 街亭为蜀军北伐粮道咽喉,诸葛亮力排众议派马谡为主将,然马谡违背“依山傍水扎营”的军令,舍水上山,被魏将张郃断水围攻,终致街亭失守,北伐功亏一篑。此战失败直接动摇蜀汉军心,但马谡必死的核心原因更在深层:其一,诸葛亮治蜀以“严明军纪”为纲,“军令如山”是蜀军立足之本,马谡违令致败,若不惩处则法纪荡然;其二,第一次北伐是蜀汉重振汉室的关键尝试,兵败需有人担责以谢朝野,马谡作为主将,其死可平息众议、整肃军心;其三,马谡虽有谋略却缺乏实战经验,战前刚愎自用不听副将王平劝谏,战后又弃军逃亡,多重过失使其再无转圜余地。 故马谡之死,既是街亭之败的直接后果,更是诸葛亮依法治国、稳定大局的必然抉择,纵然武侯挥泪,亦不得不痛斩爱将。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