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哪些原因可能导致蛋白尿
蛋白尿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一般尿常规蛋白定性阳性或定量>150mg/24h)。其成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蛋白尿多为暂时性,常见于剧烈运动、发热、情绪紧张、体位性因素(如长期站立)等,诱因去除后通常恢复正常,蛋白量较少。病理性蛋白尿则与肾脏或全身疾病相关,是更需关注的类型:1. 肾脏疾病:肾小球损伤(如急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导致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漏出;肾小管功能障碍(如间质性肾炎、肾小管酸中毒)使重吸收蛋白质能力下降。2.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球)、高血压肾损害(肾小动脉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复合物沉积损伤肾脏)、多发性骨髓瘤(异常轻链蛋白经肾脏排出)等。3. 感染与理化因素:肾盂肾炎、尿路感染等感染时可能出现少量蛋白尿;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或接触重金属(如汞、铅)也可能损伤肾脏导致蛋白尿。发现蛋白尿后需结合症状及检查(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明确原因,及时干预。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