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为什么中性粒细胞会偏低总结出来或者这些病有关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抵御感染的“主力军”,其数值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以下是主要关联疾病及机制: 1. **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如流感、乙肝、巨细胞病毒)常抑制骨髓造血,导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部分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或严重感染(脓毒症)会加速中性粒细胞消耗。 2. **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使中性粒细胞生成不足;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会挤占骨髓空间,抑制正常造血。 3.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因机体产生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加速其破坏;干燥综合征也可能通过免疫机制导致减少。 4. **骨髓造血抑制**:化疗、放疗会直接损伤骨髓造血细胞;长期接触苯、甲醛等化学物质或某些药物(如氯霉素、抗甲状腺药)也可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生成。 5. **其他疾病**:脾功能亢进时,脾脏过度“吞噬”中性粒细胞;严重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B12、叶酸)会影响造血原料,间接导致偏低。 中性粒细胞偏低易增加感染风险,需结合症状及检查(如血常规、骨髓穿刺)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