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父母打以后的内心世界你知道吗
当父母扬起的手落下时,孩子感受到的或许不只是皮肉之痛。那些藏在眼泪和沉默背后的内心世界,常常被“为你好”的理由忽略。
被打的瞬间,孩子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恐惧。小小的身体蜷缩着,耳朵里嗡嗡作响,父母愤怒的声音像冰冷的针,扎得他们不敢呼吸。他们不懂“犯错”为何要换来疼痛,只觉得最亲近的人突然变成了让自己害怕的存在。委屈像潮水涌上来,明明想解释“我不是故意的”,却被呵斥堵回喉咙,只能把话咽进肚子里,默默想:“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
比疼痛更难愈合的是自我怀疑。孩子会反复回想哪里做得不对,甚至觉得“我不够好,所以才会被打”。这种否定像种子,悄悄在心里发芽,让他们变得敏感、自卑,不敢轻易表达真实的自己。原本温暖的家,也可能因为一次次打骂,变成需要小心翼翼的“雷区”,他们开始害怕犯错,更害怕再次看到父母愤怒的脸。
其实孩子要的从不是“不犯错”,而是犯错后能被拥抱、被倾听。比起扬起的手,蹲下来问问“你怎么了”,或许更能走进他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