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我国科学家发现大米的品质在持续下降且未来会越来越难吃夜间温度越高大米的品质就越差高温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淀粉积累过程在我国当夜间温度超过18度时大米的品质就会显著下降日本的阈值更低只有12度更麻烦的是全球气温还在上升而且夜间温度的升高可能是白天的3倍未来的米饭恐怕会越来越难吃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大米品质正持续下降,未来恐将越来越难吃。核心原因在于夜间温度升高——高温会干扰水稻的光合作用及淀粉积累过程,导致米质下降。研究显示,我国当夜间温度超过18摄氏度时,大米品质便显著降低;而日本的阈值更低,仅12摄氏度。更严峻的是,全球气温仍在上升,且夜间温度的升幅可能达到白天的3倍。这意味着,随着气候变暖加剧,水稻生长季遭遇夜间高温的频率将增加,光合作用受阻、淀粉合成减少的问题会更突出,未来米饭的口感和品质或将持续下滑。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