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有什么区别
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在起病特点、病因、症状及治疗上有显著区别。急性中耳炎起病急骤,病程通常<3周,多由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或病毒感染引发,常继发于感冒、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咽鼓管堵塞、中耳腔积液感染。主要症状为剧烈耳痛(小儿可表现为哭闹、抓耳)、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听力暂时下降及耳鸣,严重时鼓膜穿孔,耳道流出脓性分泌物后疼痛可缓解。治疗以抗感染为主,需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配合止痛药及局部清洁,多数可治愈,少数延误治疗可能转为慢性。慢性中耳炎病程>3个月,常因急性中耳炎未彻底治愈、反复发作,或伴鼓膜穿孔、中耳结构异常(如胆脂瘤)所致。症状较缓和,以间歇性或持续性耳流脓(分泌物为黏液性或脓性,可伴臭味)、渐进性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鼓膜多有穿孔,检查可见耳道内脓性分泌物。治疗需控制感染(局部用抗生素滴耳液),积极处理病因(如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反复发作者需手术(如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