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2000多年前人们是如何修建桥梁的
2000多年前的桥梁修建,凝聚着古代先民的智慧与协作,主要集中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国)及古罗马时期,虽无现代工具,却创造了多样的技术与结构。 材料上以木材、石材为主。木材易加工,常用作梁桥或浮桥;石材坚固耐久,多用于大型桥梁。结构类型已涵盖梁桥、拱桥、浮桥:梁桥将木石梁架于墩台;浮桥以舟船相连,《诗经》“造舟为梁”即记载周代浮桥;拱桥则通过楔形石块咬合形成拱圈,分散重量。 修建技术凸显巧思。基础处理常用“筑岛法”,在水中堆土成岛后建墩;或“围堰法”,以木竹围出施工区排水。石材运输依赖人力、滚木与杠杆,冬季甚至泼水结冰减少摩擦。木构用榫卯连接,稳固抗震;石拱砌筑时先搭临时拱架,逐块安放楔形石,合龙后拆架成拱。 典型如战国时期的黄河浮桥雏形,用绳索系舟,上铺木板;古罗马的石拱桥则以火山灰砂浆黏合石块,拱券跨度渐增。这些桥梁不仅便利交通,更见证了古代工程的早期辉煌。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