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好多年咖啡了今天涨知识了
喝了十年咖啡,今天才发现自己一直喝的是“假咖啡”——原来那些习以为常的冲泡习惯,竟然藏着这么多门道!早上翻咖啡教程时刷到几个冷知识,瞬间颠覆认知。 先说咖啡豆:以前总买磨好的粉,觉得方便,其实现磨才是灵魂!新鲜烘焙的豆子会持续排气,开封后得静置3-7天“养豆”,否则冲出的咖啡又酸又涩。现在才懂为啥精品咖啡店总强调“两周内饮用”。 水温也有讲究!一直以为沸水冲咖啡才够浓,结果专业博主说88-92℃最适合手冲,水温太高会烫焦咖啡粉,反而萃出苦味;美式咖啡用90-95℃更合适,能激发坚果香。试了下89℃冲耶加雪菲,果然酸感柔和多了。 打奶泡时总把牛奶煮到冒泡?原来60-65℃是黄金温度!超过70℃牛奶蛋白质会变性,喝起来有股焦味。今天用温度计测了下,62℃打出的奶泡绵密得像云朵,配拿铁绝了。 最意外的是咖啡渣!以前直接扔掉,现在才知道晒干后装纱布袋能除冰箱异味,拌进盆土还能当花肥。刚把渣埋进绿萝盆,期待它长更旺~ 原来一杯好咖啡从豆子到杯子都有学问,今天这知识涨得值!以后喝咖啡再也不“瞎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