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科普火星海洋消失之谜
火星曾是一颗湿润的行星。探测器发现的干涸河道、三角洲沉积层和黏土矿物,证实其北半球曾存在覆盖面积达15%的海洋,深度可能超过1000米。然而,这颗红色星球的“蓝色过往”如何消失,始终是科学界的焦点谜题。关键线索藏在火星磁场的演化中。早期火星内核熔融状态产生全球性磁场,像地球一样形成磁层,抵御太阳风侵袭。但约40亿年前,火星内核因体积较小冷却更快,液态外核凝固,磁场急剧衰减至不足地球的万分之一。失去磁层保护后,太阳风中的高能带电粒子直接轰击火星大气,将氢、氧等粒子剥离——氢原子轻,极易逃逸太空,而氧则与地表岩石结合形成氧化物。大气逃逸导致气压骤降:当大气压低于610帕斯卡,液态水无法稳定存在,海洋逐渐蒸发、分解。此外,火星地质活动在30亿年前趋于停滞,火山不再补充大气,板块运动缺失也无法循环碳元素维持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了寒冷干燥。如今火星仅存极地冰盖和地下盐水层,但其海洋消失的历程,为研究行星宜居性演化提供了关键样本——地球磁场若减弱,或许会重蹈火星覆辙。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