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上白斑是怎么回事
舌头上出现白斑在医学上称为口腔白斑病,是指舌黏膜表面出现的白色斑块或斑片,不能被擦去,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变。其形成多与长期局部刺激、感染或全身因素相关。
常见诱因包括:1.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尼古丁、焦油刺激黏膜)、饮酒(酒精损伤黏膜屏障)、咀嚼槟榔(槟榔碱导致黏膜角化异常)是主要危险因素;2. 口腔局部刺激:如牙齿残根、尖锐牙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摩擦舌黏膜,或口腔卫生差、牙菌斑堆积;3. 感染因素:念珠菌感染(尤其免疫力低下者,如长期用抗生素、糖尿病患者)可诱发;4. 全身因素:维生素A、B族缺乏,导致黏膜上皮修复能力下降。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粗糙感、异物感。若白斑表面出现溃疡、出血、快速增大,或伴有疼痛、麻木,需高度警惕——少数白斑(约3%-5%)可能癌变,尤其是病程超2周不消退、伴红斑或硬结者。
建议发现后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检查或病理活检明确性质。日常需戒烟酒、戒槟榔,去除口腔刺激因素,保持卫生;怀疑念珠菌感染时需抗真菌治疗。切勿忽视随访,早期干预可降低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