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懂刘璋雄霸一方的益州之主为何把地盘拱手让人
刘璋本是汉末益州牧,承父刘焉基业坐拥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地势险要,堪称雄霸一方。然其最终拱手让益州于刘备,根源在于性格暗弱与决策失当。
刘璋继位后,虽据险自守,却无雄主之能:对内不能凝聚人心,张松、法正等谋士早因不满其懦弱而私通刘备;对外缺乏战略远见,曹操南征时竟引刘备入蜀助守,殊不知引狼入室。
刘备入蜀后,表面助璋抗曹,实则广施恩德收买人心,暗中联络益州士族。张松献图、法正内应,刘璋方知中计,仓促反目却兵微将寡——其麾下虽有严颜等忠勇之士,却难敌刘备、庞统、诸葛亮的联军。
成都被围时,刘璋见城中粮草尚可支撑,却叹“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终开城投降。
综上,刘璋失益州,非因益州贫瘠,实乃其性格懦弱、用人不明、战略短视,终致内部分崩、外敌环伺,拱手让出天府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