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第三天有血块排出是怎么回事
月经第三天有少量血块排出,多数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必过度紧张。月经本质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经血中含有抗凝物质,通常呈液态。但若经血量较大、流速较快,抗凝物质来不及充分作用,就可能形成血块,尤其在久坐后经血淤积,突然活动时易排出。正常血块一般直径小于1cm,量少,且无明显腹痛、头晕等不适。不过,若血块较大(如超过1元硬币)、数量多,或伴随经期总出血量超过80ml(约每天需换6-8片卫生巾)、持续超过7天,或出现剧烈痛经、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则可能提示异常。常见原因包括:内分泌失调(如雌激素水平过高致内膜增厚)、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或凝血功能异常等。建议先观察:经期避免久坐,适当活动促进经血排出;注意保暖,避免生冷刺激;记录经血量及血块变化。若出现异常表现,或血块情况持续2-3个周期,应及时就医,进行B超、激素六项、凝血功能等检查,明确原因后再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