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尤其是天冷了你更加需要注意
天冷时,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下降,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或意外,以下几点尤其需要关注。 保暖要“分层+护关键”:穿衣别一味裹厚,建议采用“内薄软、中保暖、外防风”的分层穿搭,方便根据室内外温差调节。重点护住头部、颈部、手腕和脚踝——头部散失热量占全身30%,围巾帽子不可少;颈部受凉易引发头痛,高领衣物或围巾能有效防护;手脚远离心脏,末梢循环差,建议穿加绒鞋、戴手套,避免长时间暴露。 饮食“温热+补能量”:少吃生冷食物,多喝温水、热汤(如姜枣茶、萝卜汤),促进血液循环。适当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鸡蛋、瘦肉、豆类)和温热性食材(羊肉、桂圆、南瓜),帮助身体产热抗寒,但要避免过量辛辣,以防上火。 出行“防滑+防温差”:雨雪天气路面湿滑,穿防滑鞋,老人尽量有人陪同;进出室内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冷热交替导致感冒。骑电动车或自行车时,戴防风面罩,防止面部冻伤。 起居“保湿+控温”:暖气或空调房温度建议保持在18-22℃,湿度维持40%-60%,可用加湿器或晾湿毛巾,避免干燥引发口鼻不适。睡前泡脚(40℃左右温水,15-20分钟)能暖身助眠,但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水温,避免烫伤。 天冷虽易让人“犯懒”,但仍要适当活动,比如散步、瑜伽,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晨起剧烈运动,此时气温低,血管易收缩,可选择午后阳光充足时锻炼。做好这些细节,才能安稳过冬。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