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什么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医生带你了解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HBV)后,免疫系统针对病毒核心抗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它本身无保护性,但能反映是否感染过HBV,是重要的乙肝感染标志物。 感染HBV后,首先出现抗-HBc IgM,感染后1-2周即可检出,3-6个月达高峰后逐渐下降,阳性提示急性感染或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是早期诊断急性乙肝的重要指标。随感染进展,抗-HBc IgG逐渐产生并长期存在,甚至终身阳性,多代表既往感染(无论是否康复)或慢性感染,即便HBsAg转阴、抗-HBs出现,抗-HBc仍可能持续阳性,成为“既往感染印记”。 单独抗-HBc阳性需警惕三种情况:①急性感染恢复期(HBsAg消失但抗-HBs未产生);②既往感染康复但抗-HBs水平低未检出;③隐匿性乙肝(需查HBV DNA确认)。抗-HBc阳性不代表有免疫力,预防需接种疫苗使抗-HBs≥10mIU/ml。若检测阳性,建议结合乙肝五项、肝功能及HBV DNA,由医生综合判断感染状态。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