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胃中低分化腺癌是怎么回事
胃中低分化腺癌是胃癌的一种病理类型,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属于恶性肿瘤。其核心特征是癌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反映肿瘤细胞与正常胃黏膜细胞的差异较大,恶性程度较高。 “分化程度”是评估肿瘤恶性度的重要指标:高分化癌细胞接近正常细胞,生长缓慢、转移风险低;中低分化癌细胞形态和功能异常显著,排列紊乱、核分裂活跃,具有生长迅速、易侵犯周围组织及早期转移的特点,常见转移途径包括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如肝、肺转移)等。 临床表现早期多不典型,可能仅有上腹部隐痛、饱胀、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忽视;进展期可出现体重骤降、贫血、呕血、黑便或腹部肿块。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金标准),结合CT、MRI等影像学评估肿瘤分期。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核心,早期患者术后预后较好;中晚期需联合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由于中低分化腺癌恶性度高,总体预后较中高分化癌差,早发现、早诊断是改善疗效的关键。建议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胃病等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