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科普基地。
1849年光速是如何测量出来的
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阿曼德·斐索首次在地面实验室中精确测量光速,采用“旋转齿轮法”。实验装置包括光源、半透半反镜、可旋转齿轮和远处的反射镜。光源发出的光经半透半反镜反射后,穿过齿轮齿间缝隙,射向约8.6公里外的反射镜;反射光沿原路返回,再次经过齿轮。当齿轮静止时,光可直接通过缝隙被观测到;当齿轮旋转,若光往返时间恰好等于齿轮转动一个齿宽的时间,反射光会被齿挡住,观测者看不到光;若转速调整至光往返时间等于齿轮转动半个齿距的时间,反射光则通过下一个缝隙,观测者能重新看到光。通过测量齿轮转速(如每秒转动数百次)和齿数,可算出光往返时间,结合反射镜距离,斐索计算出光速约315000公里/秒。这一结果虽略高于现代精确值(299792公里/秒),但突破了此前依赖天体观测的局限,开创了地面实验室测量光速的先河,为后续迈克尔逊等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奠定基础。
本站旨在传播知识,不做任何商业变现,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