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鉴别诊断
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长期缺血缺氧,引发心肌纤维化、心室扩大及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 扩张型心肌病(DCM):ICM多有冠心病史(心绞痛、心梗),冠脉造影示多支血管狭窄;DCM无冠心病证据,冠脉正常,超声示全心扩大、室壁变薄,无节段性运动异常。
2. 高血压性心脏病:有长期高血压史,早期左室肥厚,后期扩大,超声示室壁对称性增厚,冠脉多正常;ICM以多支冠脉病变为基础,常伴陈旧心梗史及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3. 瓣膜性心脏病:查体可闻瓣膜杂音(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杂音),超声可明确瓣膜结构异常(瓣叶钙化、脱垂);ICM瓣膜功能多正常,以心肌缺血性损害为主。
4. 肥厚型心肌病(HCM):特征为心室肌非对称性肥厚、流出道梗阻,超声示室间隔肥厚(≥15mm),无冠脉狭窄;ICM室壁多变薄或正常,伴节段性运动减弱。
5. 心肌炎:常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发热、乏力),心肌酶(CK-MB、cTnI)升高,病程短,超声示弥漫性室壁运动减弱;ICM病程长,多伴冠脉病变。
诊断需结合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心电图(陈旧心梗Q波)、冠脉造影(金标准)及超声心动图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