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带货第一人
西汉张骞,被誉为“丝绸之路带货第一人”,以两次出使西域的壮举,开辟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新纪元。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首次奉使西域,旨在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他率百余人从长安出发,途中被匈奴扣押十余年,却始终持汉节不失,最终逃脱后抵达大月氏。虽未达成军事联盟,却详尽考察了西域各国风土物产,为后续交流奠定基础。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率三百余人携大量丝绸、瓷器、铁器等中原物产,走访乌孙、大宛、康居等国,建立起稳定的政治与贸易联系。他带回的葡萄、苜蓿、核桃、石榴等作物及良马、地毯等商品,丰富了中原经济生活;而中原的先进技术与文化,则通过“丝绸之路”远播西域乃至欧亚。张骞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打破了东西方的隔绝,开创了持续千年的商贸通道,成为古代“跨境带货”的先驱,其功绩被司马迁赞为“凿空”西域,至今仍是中外交流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