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因心脏原因突然发生的意外死亡,发病急、死亡率高,但多数可通过科学预防降低风险。预防需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是重要诱因,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监测指标,避免病情波动。其次,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低盐低脂,多吃蔬果杂粮;彻底戒烟,限制饮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久坐;控制体重,BMI维持在18.5-23.9;保证7-8小时睡眠,学会调节压力,减少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再者,定期体检筛查。40岁以上人群、有心脏病家族史者,建议每年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必要时查冠脉CT或造影,早发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隐患。此外,警惕预警信号。若出现不明原因胸闷、胸痛(尤其活动后加重)、心悸、乏力、晕厥等,需立即就医。最后,掌握急救技能。家庭成员、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可学习心肺复苏(CPR)和AED使用方法,为抢救争取时间。通过以上措施,可显著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