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阳性是什么意思
Rh血型阳性是指人体红细胞膜上存在D抗原的血型表现。Rh血型系统是人类重要的血型系统之一,1940年由Landsteiner和Wiener发现,因与恒河猴(Rhesus monkey)红细胞免疫动物产生的抗体相关而得名。
在人群中,Rh血型分为阳性和阴性,关键区别在于红细胞是否携带D抗原:携带D抗原为阳性,不携带则为阴性。我国汉族及大部分少数民族中,Rh阳性者占99%以上,阴性者不足1%,因此Rh阴性血被称为“熊猫血”。
Rh血型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输血和妊娠领域。输血时,Rh阴性者若接受Rh阳性血液,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D抗体,再次输入Rh阳性血会引发严重溶血反应。妊娠方面,Rh阴性母亲若怀有Rh阳性胎儿,胎儿红细胞可能通过胎盘进入母体,使母亲产生抗D抗体;若再次妊娠Rh阳性胎儿,抗体可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红细胞,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时危及胎儿生命。
了解Rh血型对安全输血、预防母婴溶血等具有重要意义,常规血型检测通常会同时包含ABO和Rh血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