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或频率异常,可能影响心脏泵血功能。辨别心律失常可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关注典型症状。常见表现为心悸(自觉心跳过快、过慢或不齐)、胸闷、气短,部分人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视物模糊,严重时甚至晕厥。若症状频繁发作(如每日数次)或持续不缓解,需高度警惕。其次,自我监测脉搏。静息状态下,正常成人脉搏为60-100次/分,节律规整。可用食指、中指轻按手腕桡动脉,计数1分钟,若发现脉搏过快(>100次/分)、过慢(<60次/分)或节律紊乱(时快时慢、漏跳),可能提示心律失常。另外,注意发作诱因与持续时间。生理性心律失常(如运动后、情绪激动时)通常短暂、偶发,去除诱因后可缓解;病理性心律失常(如房颤、早搏)多在安静时发作,或伴随胸痛、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最后,借助医学检查确诊。常规心电图可捕捉即时异常,动态心电图(Holter)能记录24-48小时心率变化,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必要时还需进行电生理检查。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悸、晕厥等症状,建议尽早到心内科就诊,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