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懂张择端一幅传世风俗画鉴证了北宋时期东京的繁华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的传世瑰宝,以恢弘长卷生动见证了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盛世繁华。这幅创作于北宋中后期的绢本设色画,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通过精妙构图与细腻笔触,全景式展现了汴河两岸的市井百态。画作从城郊春光起笔,渐入繁华:汴河码头商船云集,虹桥下船夫牵拉、商客往来,桥上行人摩肩接踵,摊贩、轿夫、官吏等数百人物神态各异;城内街巷纵横,酒肆、脚店、绸缎庄、肉铺鳞次栉比,甚至可见“交子铺”等金融机构,骆驼商队与驴车穿行其间,一派“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盛景。画中细节如船夫的号子、孩童的嬉闹、商贩的吆喝,无不还原了北宋市民生活的鲜活气息。作为研究北宋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不仅印证了《东京梦华录》中“汴京富丽天下无”的记载,更以“写实”笔法填补了文献之外的视觉空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记录古代城市文明的不朽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