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由于地球潮汐锁定,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地球,背面长期笼罩在神秘之中,甚至衍生出“外星人基地”等传言。随着航天技术发展,人类逐步揭开其面纱。
1959年,苏联“月球3号”首次拍摄到月球背面模糊影像,开启探测序幕。但真正突破来自中国——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软着陆,成为人类首个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
月球背面地质更古老,保留了太阳系早期演化痕迹。嫦娥四号携带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在这片“处女地”开展月表形貌、物质成分及月壤浅层结构探测,发现富含橄榄石的玄武岩,为月球火山活动研究提供关键数据。此外,背面电磁环境洁净,其搭载的低频射电频谱仪成功捕捉宇宙早期“黑暗时代”无线电信号,助力探索恒星形成前的宇宙图景。
如今,月球背面不再是“秘境”,而是人类探索宇宙起源的重要窗口。嫦娥工程的持续突破,正让这片沉寂之地焕发科学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