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160mmHg危险吗
血压160mmHg通常指收缩压达到160mmHg,根据中国高血压分级标准,属于2级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具有明确健康风险。此时血管承受的压力明显升高,若长期未控制,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还可能损伤肾脏、眼底等靶器官,导致肾功能下降、视力模糊等问题。需注意区分“偶尔升高”与“持续升高”:若因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临时因素导致单次血压达160mmHg,休息后可恢复,风险相对较低;但安静状态下非同日三次测量均≥160/100mmHg(或仅收缩压≥160mmHg),则属于持续性2级高血压,需立即干预。建议:发现血压160mmHg时,应立即休息,避免紧张,可间隔15-30分钟复测;若持续偏高,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ACEI等);同时严格改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饮食(每日盐<5g)、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需强调:2级高血压不可忽视,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切忌自行停药或仅依赖生活方式调整,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